制造业回暖,需求变化引发机器人行业“分水岭”效应,企业加速布局上下游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2023-04-07
上半年疫情散点多发,影响了我国制造业的生产及交付,但根据统计局10月31日公布的工业机器人产量显示达321100套,与2021年同期相比上升27.92%,而2022年10月制造业PMI指数则为49.20%,10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.6%和48.1%,可见下游需求仍然存在。
虽然在产业升级+自主可控背景下,我国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,但随着疫情影响,制造业生产和需求景气度均有所起伏,尤其中小企业的设备投资意愿大幅降低。然而奇怪的是,据统计局数据,2022年9月以来工业机器人产量已回到正增长,10月产量同比增长14.4%,连续两个月实现正增长;2022年十个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速-3.20%,降幅进一步收窄,四季度有望延续增长态势。
中小企业设备采购意愿不强,价格再低依然无法获得订单,那么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持上行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?
▍市场分化明显
机器人讲堂注意到一份研究报告,该报告选取了10家工业自动化上市标的企业,包括埃斯顿、汇川技术、埃夫特、新时达、拓斯达、新松机器人、怡合达、绿的谐波、国茂股份、中大力德进行分析,判断2022年市场主要需求方很明显不再是原先3C电子行业的中小企业。
统计数据显示,2022H1工业自动化行业实现收入205.88亿元,同比增长13.0%;归母净利润24.7亿元,同比增长16.55%。该研究认为,随着收入端行业增速缩窄,高护城河企业表现亮眼,拥有高护城河的工业自动化头部企业表现依然较为亮眼,收入增速高于市场平均。
虽然利润端2022H1整体增速放缓,板块出现分化,工业自动化行业短期承压,但例如埃斯顿、汇川技术等企业正通过积极布局需求旺盛的新能源赛道,凭借一体化整机解决方案和本土化优势获得更高市场份额,利润增速位于板块前列。
布局上下游
相关新闻
2021-09-15